查看原文
其他

西青记者前线手记(正月初十)——一切都在越来越好

天津西青 2022-04-25



前线手记

—西青记者记录驰援武汉西青白衣天使的动人故事








【2月2日 初十】

 一切都在越来越好






武汉迎来了久违的阳光。


治疗紧张的局面一天比一天好起来。回想第一天工作的艰辛,许多人露出了久违的笑脸。几天来,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,究竟经历了哪些转变,今天为您讲述。


   


关于医疗物资:从紧缺到完善


武钢二院是临时启用成为定点收纳病人医院的。从照片里,您也能看到环境的简陋。与同为三级医院的西青医院相比,仿佛回到了十年前。



然而真正面临考验的,是医疗物资不充足。入院的58名患者里,有的已经确诊,有的是疑似病例。疑似的病人需要排队,由相关部门统一组织核酸试剂检测确诊。



太慢了,刘旭和几个同事心里心急如焚,一边镇定的安慰病人,一边询问主任药品什么时候充足。


医护人员和病人,都太需要一针“强心剂”了。




 久经沙场的医疗团队带头人紧急为大家做心理疏导,告诉大家,越是困难越要镇定,以专业的姿态做好部署,相信一切都会好转——这就是驰援的意义。
是的,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,天津的医护人员以专业的姿态,完成着驰援工作,一切有条不紊。



前几天看到很多医护人员的绑腿,我问一名护士,颜色不一样是为了区分工种吗,答案不是。那红色的是垃圾袋改造的的。



护士邢玉桃很乐观的告诉记者,物资一天天完善了,以前都是用普通A4纸记录每个病人的病情,用药状况,现在可以书写护理记录,可以提取医嘱了。


今天,刘旭为我们带来了喜讯。  



昨天,又有两车物资运到了医院,药物供给相对充足起来,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所用的装备也整齐统一,并有了专门保管的仓库,各项工作逐步进入轨道。



关于救助:“我害怕!”“别怕,有我在。”
同样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,但是每个人的病症并不相同,因此用药并不完全一样。因此,这对医护人员是极大的考验。但是就在这样极端情况下,医护人员也没有出现任何纰漏。


   “你们分组,我每一个都亲自查房。”这是带队的天津医大总医院重症科副主任彭民的话,让刘旭感动。


    52岁的彭民已经是医院医疗队员中年龄最大的一员,更是队伍里的老大哥和主心骨。在例行查房期间,三名主治医生被彭民分成三组,每个人随彭民进病房只查看一组,避免增加感染几率。然而,彭民从1到58名患者,全部面对面诊治。





同样令人震撼的,是护士们的工作。医生每隔40小时一班,护士每隔32小时一班。 虽然说医护人员是4小时工作,但实际上换班时间都大大延迟。因为要处理的事情很多,一个人负责20个病人,要解决病人用药、心理疏导以及吃喝拉撒,4小时根本不够用。




女护士当男壮士用也是常见现象。解决该疾病最重要的,是供氧。氧气供应上的话,人体机能慢慢就会改善,没有充足的氧气就会呼吸困难,最后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死亡,因此,“氧疗”非常关键。


这里没有氧气袋。




晚上病人呼吸困难,护士就要拖着40公斤重的氧气瓶第一时间实行救治。除此之外,每一名护士带着两层厚厚的手套,但是在为病人打针时,却极少出现失误。 写到这里,我无法下笔。我实在没办法想象,那些看起来青春年少,娇小瘦弱的姑娘是如何做到的,无法想象,她们多苦多累。在我脑海中最先浮现的,是四个字——妙手仁心。



没有家人,陌生的环境,如果还有一丝力气,每一个人都会选择挣扎着向医生求助。



“我害怕!”

“别怕,有我在。

五个字,给予生的勇气,活的希望!



记者:于爱澍

编辑:李盈

策划:戴维薇

● 西青记者前线手记(初九篇)——今天家乡下雪了 武汉迎来了久违的阳光

● 西青记者前线手记(初八篇)——此刻他还在红区 无法为爱人送上生日祝福

●西青记者前线手记(初七篇)——妈妈的生日问候 从“红区”来

●西青记者前线手记(初六篇)——第二批战友

●西青记者前线手记(初五篇)——最美的眼睛 让人心安

●西青记者前线手记(初四篇)——除了防护服 我们也穿上了尿不湿

●西青记者前线手记(初三篇)——为了便于工作 正月里我们剪掉长发

●西青记者前线手记(初二篇)——行囊里 装满嘱托和医疗物资

●西青记者前线手记(初一篇)——立志出乡关:护理病人的手也可以按下军令状

●前线手记(除夕篇)——你在武汉还好吗?西青人民牵挂你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